
看似意外的政府停摆,实则是两党争夺“谁是真正美国人”定义权的政治大战。
2025年7月4日,美国白宫签署的《大而美法案》表面是一项经济政策,实则是共和党精心设计的一把“政治手术刀”。 这一法案精准切向民主党的票仓,规定有劳动能力成年人领取福利必须满足每月80小时工作要求,预计将1200万人踢出保障体系。
与此同时,法案却为餐厅小费和加班费减税,明显在讨好自己的支持者。 政府停摆绝非偶然,而是两党在“谁是美国人”这一根本问题上的正面冲突。
共和党籍总统特朗普签署的《大而美法案》看似推动经济,实则是一次精准的政治操作。 法案中关于福利领取的工作要求,直接针对民主党的核心支持群体。
没残疾的成年人想领医疗补助、粮食券? 每月得至少工作80小时。 这一规定听起来合理,实则预计将1200万人踢出保障体系,而这部分人多数是民主党的传统票仓。
相反,法案同时给餐厅服务员小费、工薪族加班费减税,明显是在拉拢自己的支持基础。 这种操作让人不禁感叹,前方高能,政治博弈已经毫不掩饰。
民主党当然不会坐视不管。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9月30日的新财年预算案上,试图推翻这些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条款。 两党在这种情况下的对抗已不可避免,政府停摆成为政治博弈的必然结果。
政府停摆表面看是预算之争,实则是两党在争夺“谁才是美国人民”的定义权。 共和党声称这是为了避免辛勤纳税人养“懒人”,而民主党则认为这是对低收入群体权益的剥夺。
特朗普政府的操作更绝:停摆后立即让80万联邦雇员无薪休假,并借此机会清理了约15万被认为有民主党倾向的雇员。 这种操作简直让人 “破防”,哪里是简单的政策博弈,分明是赤裸裸的政治清洗。
与此同时,民主党主导州的重点项目资金被冻结,这进一步表明停摆并非单纯的财政分歧,而是有明确政治目标的战略行动。 两党都在用极端方式争取自己的政治利益,而普通美国民众则成为这场博弈的牺牲品。
这种政治斗争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政策分歧,演变为对国家机器控制权的全面争夺。
《大而美法案》的大规模减税预计在未来10年让美国财政少收5到6万亿美元。 这一数字对于本就赤字率高企的美国财政来说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美国政府赤字率已高达6.4%,减税后直接飙升到7.3%,并将长期维持高位。 财政窟窿越大,美联储独立性越难保。
政府效率部门负责人马斯克被寄予削减开支的厚望,却也拿不出可行方案。 预算中已经没有任何可节省的空间了。 这个问题不再是简单的财政问题,而是结构性的崩溃。
市场是聪明的,它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,国债利率随之飙升。 这导致整个社会和政府的借贷成本都被抬高。 美国财政根本承受不了高利率,稍一上涨,每年要支付的国债利息就会暴涨,甚至可能挤掉国防等必要开支。
特朗普政府这招确实有点“后劲太大”,制造了一个“不降息就破产”的困局,试图以“国家安全”为名干预美联储货币政策。 美联储的独立性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。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 一百年前,一战后美国为帮助欧洲稳定金融,政府向美联储施压维持低利率,同时财政部长主导减税,经济出现表面繁荣。
当时股市、房地产一片火热,消费主义盛行。 但这种虚假繁荣能持续多久? 1928年美联储被迫加息,直接戳破泡沫,1929年大萧条爆发,企业破产、工人失业,全球受影响。
这段历史教训让美国形成了维护美联储独立性的政治默契。 然而,特朗普政府正在打破这个“防火墙”,今天的美国与上世纪二十年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。
都是政治主导经济政策,减税和政府干预并行,无视财政纪律。 市场上同样是一片“繁荣”假象,杠杆炒作盛行。 两党沉迷于短期选举利益,无人关心长期国家利益,政策纠偏机制失效。
当一个国家背弃历史教训时,危机还会远吗?这种历史的重复让人不禁要问:美国到底从历史中学到了什么?
短期的政治算计正在侵蚀美国长期的制度稳定。 《大而美法案》不仅撕裂美国社会,还制造了巨大的财政窟窿,甚至威胁美联储的独立性。
两党为选举利益进行的这场博弈,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政治斗争范畴,变成了一场谁能够重新定义美国的战斗。
特朗普政府利用停摆推进政治议程的做法,开创了危险先例。 这种为达政治目的不惜让政府停摆的行为,对未来美国的政治运作将产生深远影响。 制度稳定性正在被政治利益侵蚀。
这种情况让人“蚌埠住了”,一个国家的基础制度被如此轻易地当作政治筹码,不禁让人质疑美国政治制度的韧性和稳定性。
美国正站在十字路口:是继续走向短期政治利益主导的恶性循环,还是重新回归制度理性和长期国家利益? 答案将影响世界格局。
未来美国将何去何从? 是继续在政治斗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还是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,重新回到制度稳定的轨道上?答案不仅关乎美国,也影响世界。
读者朋友们,你们认为美国政府停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?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!
启天配资-哪家证券公司最正规-四川炒股配资-散户配资网站找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