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0年的钟声刚刚敲响,一个男人从叶利钦手中接过的,不是一个国家,而是一片广袤的废墟。
当时的俄罗斯,国库空虚到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乞讨,军队的尊严在车臣的泥潭里被撕得粉碎,从昔日的超级大国沦为了一个任人嘲笑的“全球加油站”。
国内,七大寡头用金钱操纵着政治,甚至狂妄地宣称他们可以把一只猴子送上总统宝座。
就在这片绝望的焦土之上,一个表情鲜少变化、眼神却如西伯利亚寒冰般锐利的前克格勃特工,走到了台前。
他就是弗拉基米尔·普京。
几乎没人看好这个“临时工”总统。然而,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,就让所有轻视他的人,感到了彻骨的寒意。他召集了那些富可敌国的寡头们,平静地给了他们两个选择。
而他对付恐怖分子的方式,更是用一句震惊世界的狠话,为俄罗斯未来十年的血腥反恐战争,拉开了序幕。
这个男人,究竟是如何用最“硬”的手段,将一艘即将沉没的巨轮,强行调转船头,重新驶向深海的?
01.
要理解普京的“硬”,必须先触摸那个时代的“软”,那种深入骨髓的软弱与屈辱。
1999年的俄罗斯,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,它更像是一头被肢解后,仍在流血的巨熊尸体,而一群被称为“寡头”的鬣狗,正在疯狂地撕咬着它的血肉。
叶利钦时代末期,推行的“休克疗法”非但没有治好经济,反而像一剂剧毒,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的深渊。
卢布一夜之间变成废纸,无数民众一生的积蓄化为乌有。
莫斯科的街头,曾经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、科学家,为了糊口不得不放下尊严去摆地摊,甚至出卖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科研机密。
这,就是寡头们发家的温床。
他们通过与权力勾结,以近乎抢劫的方式,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苏联时期留下的庞大国有资产——石油、天然气、矿产、传媒……这些本应属于全体国民的财富,在短短几年内,集中到了七个人的手中
他们被称为“七大寡头”,是盘踞在克里林宫上空的真正统治者。
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人物,便是鲍里斯·别列佐夫斯基。此人控制着俄罗斯国家电视台(ORT),手握舆论的咽喉。
他曾毫不掩饰地对媒体放话:「只要我愿意,我能让一只猴子当选俄罗斯总统!」
这不是一句玩笑。在1996年的大选中,正是他和其余寡头动用自己掌控的媒体帝国,疯狂抹黑对手,将支持率一度跌至个位数的叶利钦,硬生生抬回了总统宝座。
他们就是俄罗斯的“地下沙皇”。
他们资助议员,安插亲信,干预政策,甚至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。在他们眼里,国家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,政府官员不过是自家豢养的仆人。
他们享受着最奢华的生活,在法国的蔚蓝海岸购买城堡,在伦敦的金融城挥金如土,而他们脚下的祖国,却在痛苦中呻吟。
与寡头在国内的无法无天相对应的,是俄罗斯在国际上的颜面扫地。
第一次车臣战争,俄军精锐被打得丢盔弃甲,数万士兵的生命,换来了一纸屈辱的停战协议, фактически承认了车臣的分裂状态。
曾经令世界颤抖的钢铁洪流,连自己家门口的叛乱都无法平息。
军队士气低落,士兵们连军饷都发不齐,甚至出现了战略轰炸机飞行员为了养家糊口,去开出租车的奇闻。
内有鬣狗噬体,外有群狼环伺。
这就是2000年,普京接手的俄罗斯。
一个经济崩溃、主权不彰、人心涣散、尊严尽失的烂摊子。
所有人都认为,这个从圣彼得堡来的、名不见经传的“小个子”,要么会被寡头们轻松吞噬,要么会继续叶利钦的政策,在无尽的妥协中耗尽最后的国力。
但他们都错了。他们面对的,是一头在西伯利亚冰原上蛰伏已久的北极熊。
02.
2000年7月,普京正式就任总统后不久,一封封措辞礼貌的邀请函,被送到了俄罗斯最顶级的18位寡头手中。地点:克里姆林宫。
寡头们欣然赴约。在他们看来,这不过是一次新总统的“拜码头”。他们准备好了支票和条件,打算像以往一样,告诉这位新主人,谁才是这个国家的规矩。
会议室里,气氛微妙。寡头们谈笑风生,一副主人翁的姿态。他们甚至主动向普京“建言献策”,抱怨政府官员的腐败,要求总统加大对他们的“保护”。
普京一直静静地听着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他修长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,如同死神在敲响倒计时的丧钟。
等所有人都说完了,普京才缓缓开口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。
「先生们的建议很好。任何官员的腐败,只要有证据,我们都会依法处理。」他顿了顿,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。
「不过,我想问问各位,你们在这里经营着俄罗斯最庞大的企业,享受着国家资源带来的巨大利润,那么……你们交了多少税?」
一句话,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。
寡头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。他们从未想过,会有人敢在他们面前,提起这个禁忌的话题。偷税漏税,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公开秘密。
普京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,继续用那种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调,说出了那段足以载入俄罗斯史册的“最后通牒”。
「过去的,就让它过去。但从今天起,游戏规则要改了。」
「我给你们两条路选择。」
「第一,你们继续做你们的生意,但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,按时纳税,并且,永远不许再干预政治。你们的手,只能用来数钱,不能伸向克里姆林宫。」
他停顿了一下,眼神变得更加冰冷。
「第二,如果你们做不到,那就把你们非法侵占的财富,全部还给这个国家。然后,你们可以离开俄罗斯,去伦敦,去纽约,去任何你们想去的地方,永远不要回来。」
「当然,还有第三种选择,」他补充道,「那就是留下来,等待税务警察和检察官上门,接受国家的清算。」
「要么交税并闭嘴,要么滚蛋,要么进监狱。你们自己选。」
整个会议室,死一般的寂静。寡头们第一次在这个看似平静的男人身上,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、令人窒息的压迫感。这不是谈判,这是命令。
狂妄的别列佐夫斯基第一个跳了出来。他动用自己控制的电视台,开始对普京进行疯狂的人身攻击和政治抹黑。他以为,普京会像叶利钦一样,在舆论压力下屈服。
但他打错了算盘。
普京的回应,快得超乎想象。国家检察院迅速介入,以金融诈骗、洗钱等多项罪名,对别列佐夫斯基展开全面调查。
当逮捕令发出时,这位不可一世的“媒体沙皇”嗅到了危险,仓皇逃往英国,再也没能踏上故土。
杀鸡儆猴!
普京用最直接、最粗暴的方式,向所有寡头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:时代变了。
紧接着,传媒大亨古辛斯基、石油巨头霍多尔科夫斯基……一个又一个曾经呼风唤雨的名字,或流亡海外,或锒铛入狱。
他们的商业帝国,被重新收归国有。
这场被称为“寡头战争”的清洗,持续了数年之久。
普京用一把冰冷的手术刀,精准地切除了附着在俄罗斯身体上最肥硕的毒瘤。过程血腥,却也为这个濒死的国家,赢得了喘息和重生的机会。
03.
如果说对付寡头是普京的“铁腕”,那么对付车臣恐怖分子,普京展现出的就是“钢爪”——一种不计代价、不死不休的残忍与决绝。
1999年8月,就在普京刚刚被叶利钦任命为总理时,车臣武装分子再次越过边境,入侵了达吉斯坦共和国,并且在俄罗斯境内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公寓楼爆炸案,造成数百名无辜平民死亡。
整个俄罗斯都笼罩在恐怖的阴影之下。民众的愤怒和恐惧,达到了顶点。
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,有记者问普京,俄罗斯将如何应对。
普京站了起来,面对着全世界的镜头,说出了那句让他“一战封神”的狠话。
「我们将到处追击恐怖分子,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,我们的任务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。」
他停顿了一下,似乎觉得还不够,又补充了一句更加粗俗,也更加令人胆寒的话。
「在机场抓到就在机场击毙,在市场抓到就在市场击毙。
如果在厕所里抓到他们,我们就应该把他们按在马桶里淹死!就这样,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!」(注:原文流传版本众多,核心意思为“在茅房里把他们干掉”)
这番话,震惊了世界。西方的政客们批评他言语粗鄙,不符合一个大国领导人的身份。但对于当时已经受够了恐怖主义之苦的俄罗斯人民来说,这番话,无异于最振奋人心的战吼。
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强硬的、敢说敢做的领导人,来为死去的同胞复仇,来捍卫国家的尊严。
话音未落,行动已至。
第二次车臣战争,以雷霆万钧之势展开。普京一改第一次战争中的犹豫不决,授权军队使用一切必要手段。数十万俄军地面部队,在空天军的毁灭性轰炸掩护下,如潮水般涌入车臣。
这一次,俄军的目标只有一个:彻底摧毁叛军的有生力量,夷平他们的藏身之所。
战争打得异常惨烈。车臣首府格罗兹尼,在饱和式炮击和轰炸下,几乎被从地球上抹去。联合国称其为“二战以来被毁坏得最严重的城市”。
普京甚至亲自驾驶苏-27战斗机,飞越车臣上空,以示与前线将士同在的决心。
经过几个月的血战,车臣叛军主力被歼灭,残余势力逃入高加索山区的密林之中,转入游击战和恐怖袭击。
但普京没有收手。
战争结束后,一场持续了整整十年的“反恐扫荡”行动,在高加索地区展开。俄罗斯的特种部队,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,在复杂的山区里,
对残余的恐怖分子进行着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清剿。
这十年,是俄罗斯人心中永远的痛。别斯兰人质事件、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……恐怖分子用一次次针对平民的袭击,进行着疯狂的报复。
每一次袭击,都让俄罗斯举国悲痛。
但普京的决心,从未动摇。每一次恐袭,换来的都是俄军更加残酷的报复性打击。他用十年时间,用无数士兵和特工的生命,硬生生地将车臣这块流血不止的伤疤,彻底缝合。
他扶持了亲莫斯科的小卡德罗夫政权,以车臣人制衡车臣人。如今,曾经最反叛的车臣,反而成了普京最忠诚的“近卫军”。
这场长达十年的战争,代价是巨大的。
但它换来了俄罗斯南部边疆的稳定,也彻底打断了分裂势力的脊梁。普京用血与火,重新定义了俄罗斯的国家统一和主权尊严。
04.
打掉寡头,收回了国家的经济命脉;剿灭恐匪,稳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。在完成了这两件大事之后,普京才真正开始了他重建俄罗斯的宏伟计划。
他将霍多尔科夫斯基等寡头手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,重新收归国有控股。
在国际油价上涨的黄金时期,这些能源收入,如同一剂强心针,迅速充实了俄罗斯一度空虚的国库。
俄罗斯用这些钱,还清了所有的外债,开始为民众发放养老金,更新老旧的基础设施,并重新为军队换装。
在国际舞台上,那个唯唯诺诺、乞求西方援助的俄罗斯消失了。
取而代之的,是一个敢于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,当着所有西方领导人的面,直斥美国单边主义的强硬俄罗斯。
2008年,当亲美的格鲁吉亚试图挑战俄罗斯的底线时,俄军用一场5天的闪电战,让全世界再次看到了北极熊的利爪。
从一个濒临解体的失败国家,到一个重新令世界敬畏的强权。普京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。
当然,俄罗斯的复兴之路,远未结束。北约的步步紧逼,西方的经济制裁,如同一个永恒的绞索,始终套在俄罗斯的脖子上。
这场硬汉与世界的对决,还在继续。
但毫无疑问,是普京在2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开局,用最强硬的手段,为俄罗斯砸开了一条荆棘丛生的求生之路。
他用行动证明了,面对废墟和鬣狗,唯有雷霆与烈火,方能重铸一个伟大的国家。
启天配资-哪家证券公司最正规-四川炒股配资-散户配资网站找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